四川自考网
欢迎来到超级自考网

网站首页 资讯 正文

07年北大自考《心理测验学》串讲笔记[4]-学习笔记

访客 2021-12-25 资讯 147 ℃ 0 评论
第二节 信度的类型及估计方法

  1、 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他的计算方法是采用重测法,即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被试前后施测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

  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的特点而异,一般是两周到四周较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六个月。

  重测信度的前提假设是:⑴所测量的特性必须是稳定的;⑵每个人对前一次反应的遗忘程度相同;⑶在时间间隔中没有学习另外的与测验有关的东西。

  2、 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被试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复本信度的高低。

  复本信度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复本测验的选择,因而是题目取样问题。

  同重测信度一样,复本信度也要考虑两个复本实施时间间隔。如果两个复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施测的,相关系数反映的才是不同复本的关系,而不掺有时间的影响。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稳定与等值系数。稳定与等值系数既考虑了测验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也考虑了不同题目样本反应的一致性,因而是更为严格的信度考察方法,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

  内部一致性信度包括: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1)分半信度:指采用分办法估计所得的信度系数。这种方法估计信度系数只需一种测验形式,实施一次测验。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1常见的是将测题按其序列号的奇偶分半,这种分法的前提是:测题并非随机排列,而是按某种顺序(如难度)排列;如果随机排列的题目,则必须是所有题目平等的(要么难度相等,要么性质一样);如果测验有多个分量表,应该在分量表内部排好顺序,再把各分量表分两半组合起来求相关。○2常用的修正公式是:斯皮尔曼-布朗公式:

  3、 斯皮尔曼-布朗公式为公式,他的假设条件是两半测验分数的变异数相等,但实际资料有时未必完全符合这一条件。当假设不成立时,可采用:弗朗那根公式或卢伦公式中的任一一个。(公式见书3-12、3-13)

  同质性信度: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当各个测题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测验即为同质的;若所有题目看起来好像测量的是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测验即为异质的。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异质的心理学变量,采用单一的同质性测验是不行的,因而常常采用若干相对异质的分测验,并使每个分测验内容具有同质性,这样每个分测验就能用来预测异质效标的某一方面。同质性信度的公式主要有:库德-理查逊公式:常用的是K-R20公式,在个各测题难度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还可采用计算更为简便的K-R21公式。

  克伦巴赫α系数(这几个公式在书上好好看看)

  4、评分者信度:用于测量不同评分者之间所产生的误差。为了衡量评分者之间的信度高低,可随机抽取若干份测验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评分标准分别给分,然后再根据美分测验卷的两个分数计算相关,即得评分者信度。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0.90以上,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第三节 影响信度的因素

  1、 样本的特征:(1)样本团体分数分布的影响:任何相关关系都是受到团体中分数分布的影响,当分布范围增大时,其信度估计就较高;当分布范围减小时,相关系数随之下降,信度值则较低。(2)样本团体异质性的影响: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高估测验的信度,相反则会低估测验的信度。样本团体平均能力水平的影响:对于不同水平的团体,题目具有不同的难度,每个题目在难度上的微小差异累计起来便会影响信度。

  2、 测验的长度: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使信度提高。①测验越长,测验的测题取样或内容取样越有代表性;②测验越长,被试的猜测因素影响越小。

  3、 测验的难度:如果一个测验对某团体而言太容易,会使所得分数都集中在高分端;当题目太困难时,得分就会集中在低分端。两种情况均会使信度样本的分数范围变窄,从而使测验变得不够可靠。

  4、 测验的时间间隔: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间隔时间越久,其它变因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的影响越大,信度系数便越低。

  第四章 测验的效度

  第一节 效度的概念

  1、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效度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必备条件。(1)一组测验分数的总方差等于真实方差与误差方差之和,而真实方差又可分为两部分,即有关的方差和无关的但稳定的方差,后者也就是所谓系统误差带来的方差 (公式4-2)。

  2、信度和效度的关系(1)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从方差分配公式: 可以看出, 增大,即效度高,信度的真方差( )必然大,故信度必然高。当信度高时,即 降低时, 是否增加还要看 是否增减,因此效度不一定就高。效度高必然信度高,而信度高并不一定保证效度高,说明信度高只是效度高的必然条件,并不是效度高的充分条件。(2)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

  3、效度的性质:(1)a效度具有相对性:在评鉴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其目的与功能。只有所测的结果符合该测验的目,才能认为它是个有效的测量工具。(2)效度具有连续性。测验效度通常用相关系数表示,它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没有“全有”或“全无”的区别。因此,我们评价一个测验时,不应该说“有效”或“无效”,而应该用效度较高或效度较低来评价。

  第二节 效度的类型与估计方法

  一、效度的类型及评估方法

  1、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名词解释)

  (1)想编制有较高内容效度的心理测验:○1要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有个明确的概念,并划定出哪些行为与这心理特性有关,又比较密切。○2测验题目应是所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取样。

  (2)需要说明的是,要求内容效度的测验,并不一定要求测验为同质的。

  2、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1)专家判断法:为了确定一个测验是否有内容效度,最常用的方法是请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的符合性作出判断,看测验的题目是否代表规定的内容。如果专家认为测验题目代表了所测内容,测验就是有内容效度。由于这种估计效度的方法,是一个逻辑分析的过程,所以内容效度有时也可称为“逻辑效度”。(2)统计分析法:计算两个评分者之间评定的一致性,虽然考察的是评分者的判断信度,但由于来自两个独立的评判者,因此符合程度越高越能反映测验的内容效度。克伦巴赫提出,内容效度可由一组被试在独立取得自同样内容范围的两个测验复本上得分之相关来作数量的估计。再测法也可用于内容效度的评估。(3)推测法:通过实践来检验效度。如果通过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就可以推测该测验有内容效度。

  3、内容效度与表面效度的关系:经常混淆。表面效度是由外行对测验作表面上的检查确定的,它不反映测验实际测量的东西,只是指测验表面上看来好像是所要测的东西;内容效度是由够资格的判断者(专家)详尽地、系统地对测验作评价建立的。虽然二者都是根据测验内容作出的主观判断,但判断的标准不同。前者只考虑题目与测量目的之间的明显的、直接的关系,后者则考虑到题目与测量目的和内容总体之间逻辑的微妙关系。如果测验内容看起来与测量目标和要作的决定不相干,就会使被试产生不配合、马马马乎乎、应付了事等反应,而影响测验的效度。相反,典型行为测验却要求较低的表面效度。如果被试很容易从测验题目看出测验的目的,就可能产生反应偏差(如掩饰等)。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    2022年1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网站分类
文章归档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