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考网
欢迎来到超级自考网

网站首页 资讯 正文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五-学习笔记

访客 2021-12-25 资讯 223 ℃ 0 评论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这一章内容比较多,需要全面把握。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1、中国文化中的上古是指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此时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2、有人就有了历史和文化;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的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文化产生于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其间产生出来的工具(火)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的起源。

  3、中国先民的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宗教是主流。

  4、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生殖- 祖先崇拜;三是图腾崇拜。

  5、中国原始社会组织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其中母系氏族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社会铜石并用,也就是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五帝是指黄帝、颛顼(zhuan xu)、帝喾(ku)、唐尧、虞舜。

  6、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经过征战和磨合,最终成为中华文化。

  第二节 商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1、至商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才开始形成。

  2、商代由掌理卜筮和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存的典册,便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

  3、商人尊神重巫,体现了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这种神本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

  4、神本文化也就是尊神,率民以事神。

  5、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开始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其契机便是商周之际的社会大变动。

  6、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周人入主中原,具有决定文化模式转换的重要意义。

  7、周人维新,首先表现在宗法制度的建立。这种兼具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

  8、周人的另一个文化创新,就是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和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即“制礼作乐”。

  9、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一是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土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度中解放出来,产生了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文化创造的阶层。二是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规模日盛,多因素交织,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三是竞相争霸的诸候列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为多种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四是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后,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下次向下层,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2、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因为此时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1、秦汉文化的主旋律是对宏阁的追求。

  2、秦始皇统一文化的主要措施:一是进行文字的整理与统一工作;二是统一车辆形制;三是统一度量衡;四是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设官专掌教化;五是实行郡县制,废除封建制。

  3、西汉末古文经出现,学者内部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派别。

  4、今文经是指以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为依据写成定本;古文经是指用古籀文写成的儒家经书。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1、魏晋南北朝战乱和割据打破了帝国的一元化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出现了文化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表现在一是玄学的崛兴;二是道教创制与佛教传播;三是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2、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的,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3、玄学对魏晋文化思深潮的影响:一是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因此使魏晋学术富于谈玄析理。二是玄学与美学联系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促成了重神理而遗形骸、重自然而轻雕饰的美学观念;三是玄学的现实意蕴对魏晋人的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上的建构。

  4、道教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到南北朝时基本定型。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1、隋唐文化气象恢宏,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休戚相关。在门阀世族衰落的同时,世俗地主阶级的精英分子地位上升。

  2、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其次是体现在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

  3、唐代诗、画、书、文都有着巨大的成就。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1、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有着昂扬的生命活力。

  2、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3、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强调以天理遏人欲。

  4、两宋的土大夫文化表现出精致、内趋的性格。宋词、宋画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5、两宋的市民文化逐步兴起。

  6、瓦舍勾栏是指市民文化表现自我的固定游艺场所以及专供演出的圈子。

  7、宋代官学的特色:一是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等级差别不断缩小;二是重视发展地方学校。

  8、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的发明是宋代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1、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双重效应是指:一方面,两宋汉人因被动挨打而产生的忧患文化意识;另一方面是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

  2、元朝,程朱理学开始成为官学。

  3、元杂剧的文化意义是谴责黑暗,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

  4、元代有了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表现在:一是对欧亚大陆的征服,使中国西部和北部边界实际上处于开放状态,形成了回回民族;二是元代中西交通的开辟,为基督教入华创造了有利的气候和土壤;三是亚欧大陆的沟通,为东西方旅行家远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马可波罗及其《马可。波罗游记》。

  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1、明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阶段,也是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转型的历程。

  2、文字狱是指以文字之过定罪处罚的案件,始于明初,盛于明清,大批儒生士大夫因文字而遭横祸。

  3、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的表现一方面是盛行文字狱,在文化领域制造恐怖;另一方面是崇正宗,灭异端,明朝以朱理学为宗。乾隆发动了19年的禁书活动。

  4、明清两代的文化,一方面是文化专制主义空前,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与资本主义萌芽相适应,出现了不少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如以“致良知”之说打破程朱理学一统局面的王阳明。

  5、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都对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学提出了批判。

  6、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学是城市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社会现实反映,其理论代表是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的独抒性灵说,代表作是《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

  7、明清两代进入中国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大型类书〈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是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

  8、西学东渐起始于明末清初,进展不快,在雍正年间几近中止。

  9、明清文化的特点:一是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二是早期的启蒙思潮;三是古典文化的大总结;四是西学东渐。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    2022年1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网站分类
文章归档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