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考网
欢迎来到超级自考网

网站首页 资讯 正文

自考中国新文化概论重点难点三-学习笔记

访客 2021-12-25 资讯 227 ℃ 0 评论

  第十六章,基本精神:

  第十七章,文化价值系统:

  认真看辅导材料上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第十八章,向近代转变:

  1 ,康梁创造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这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但是属于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因为,其一,在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力量太弱,不敢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不得不借助于古代文化的旧形式来表达新思想;其二,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肤浅,不得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其三,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西政输入较少,需要独创。由于这些原因,当时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托古改制”,没有完全从封建主义旧文化中脱胎出来。

  2 ,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到百年时间内转变为近代型文化的原因,有的学者主张主要动因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即“冲击-反应”论。这种主张是根本错误的,因为真正的,根本的原因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文化的冲击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此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如经世思想等。

  第十九章,建设新中国文化:

  1 ,80年代文化热的特点有三:一是它的现实性,牢牢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对文革及57年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深刻反思,是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思想解放意义,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给改革带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二是它的广泛性,是一次全民关注,参与的综合性研讨;三是它的世界性,是把中国置于世界文化的背景之中,把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的研究。(简记:广现世)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和道路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3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当代中国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古和今即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再次,当代中国文化要辩证地处理好“中”与“外”亦即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这一章的核心是

  第一节中国远古宗教

  1 ,宗教的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

  2 ,宗教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和崇拜,这使得它与象征人类文明之理性,理智等在相当程度上是对立的。

  3 ,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意识,是指对自身的本质及自身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意识。

  4 ,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

  5 ,中国远古宗教形式以自然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形式,其中尤以自然崇拜和鬼魂崇拜最为盛行。

  6 ,自然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及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与赐福。其中尤以日神为重。

  第二节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1 ,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一种较成熟,系统的人为宗教。

  2 ,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一是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3 ,道教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五斗米道主要是教人悔过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创始人是张陵,即张天师;东汉时期另一派为太平道,创始人是张角,与黄巾军有联系。

  4 ,道教在魏晋时期有较大的发展,东晋葛洪从神仙方术的角度创立了道教的凡鼎系,代表作是《抱朴子》。

  5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由道家经典《老子》而来,主张道是宇宙万物之本原,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

  6 ,道教信奉的最高神是三清尊神,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

  7 ,中国古代科学中不少学科与道教关系密切,包括化学,医学,药学,气功。

  8 ,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成为广泛,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第三节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1 ,中国的佛教是外来宗教,来自于印度,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

  2 ,佛教四谛:苦集灭道,是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或真理,也称“四圣谛”。

  3 ,佛教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

  4 ,佛教原先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后者逐渐发展为强调“慈悲普度”。

  5 ,12世纪左右,佛教在印度溃灭,世界佛教中心移到中国。此前,佛教在两汉之际就已传入中国,可以是汉明帝永平十年左右。

  6 ,魏晋时期,佛教分为三派,即心无派,即色派,本无派。

  7 ,梁武帝,慧远和竺道生是南北朝弘扬佛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学说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的思想基础上。

  8 ,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就表现形式而言,这时的佛教是一种宗派佛教。

  9 ,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四节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

  1 ,中国历史上的三教是指儒,释,道三教。

  2 ,传统儒学具有宗教色彩:因为从思想渊源上说,儒学是夏商周三代思想的继承,而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神观念;整个儒家学说都是在天之下谈道德,做文章。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把天神化,也就是把儒家学说宗教化。此外,其宗教色彩还表现在修养理论上和修行方法上。

  3 ,宋明理学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该学说治三教于一炉,是一种新儒学,其表现:一是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性”学说。二是表现在其修行方法从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后人称理学是儒表佛里,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这一章的考点是不太多,把备考重点掌握就行了,但要注意可能出一两个生冷的大题目。

  第一节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1 ,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但在中国,宗教的功能基本上是由哲学承担的。

  2 ,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商周之际,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认为它们构成了世界。

  3 ,《周易》是占卜之书,是原始宗教,原始哲学与当时社会风俗的结合。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

  4 ,周易中的八卦是指:乾坤坎(水)离(火)艮(山)兑(泽)震(雷)异(风)

  5 ,中国的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

  6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本经书。

  7 ,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它还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即寓伟大于平凡之中;寓理想于现实之中。

  8 ,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9 ,《老子》关于道的概念:认为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11,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12,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的问题。他认为,理是作为类的人的本质规定。

  13,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教是他的颇有特色的学说。

  第二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1 ,中国哲学中的宇宙是指无限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

  2 ,中国古人把东南西北上下四方之空间称为“宇”;把古今旦幕,往来之时称为“宙”。

  3 ,中国古代宇宙的主要观点:宇宙是至大无外的;宇宙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大流,即易;宇宙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一个开放的,交融互摄,旁通统贯,有机联系的整体;宇宙不是孤立,静止,不变不动或机械排列的,而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

  4 ,天人关系问题,也就是人在宇宙间之位置问题,也就是人生的意义问题。中国哲学主要主张天人合一,也有主张天人交胜的。

  5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点有复杂的涵义:第一层是指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是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6 ,中国哲学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

  7 ,境界说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境界是指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至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天地。

  8 ,冯友兰在《新原人》中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第三节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 ,一般说来,中国哲学家欣赏整体动态,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2 ,《中庸》提出的为学五步骤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简记:学问思辨行)

  3 ,儒家中比较推崇逻辑之学的是荀子及其后学。

  4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发达的是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强调整体,对待,过程,流衍,动态平衡。

  5 ,直觉体悟:即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

  6 ,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观:即言行一致,要把自己所讲的与自家身心的修炼结合起来。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    2022年1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网站分类
文章归档
最近发表